□ 汪 胜
每周一下午,快递小哥余金燃都会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骑车到市区四牌楼菜市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再到边上的超市买了水果和面包,给独居在后街六楼的陈大爷送去。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空余时间帮陈大爷搞搞卫生。陈大爷腿脚不利索,加之子女不在身边,快递小哥的暖心之举让老人感动不已。说起这件事,余金燃说,能帮上一点是一点,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一天。
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逐渐多样化,当前,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尚不能达到要求。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适老化改造,但是,由于身体条件、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养老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由于儿女多与父母处于不同地区,不能时时刻刻照看、照顾老人,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后果就更严重。因此,积极引导、发动“外卖小哥”等群体加入助老服务,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而且在关键时刻可能“救人一命”。
余金燃不求回报地帮助独居老人的行为,无声地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正意义。如何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让更多的快递小哥和市民加入这个行列,紧靠单向的付出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制度设计来助力。比如政府可以通过物质奖励、荣誉激励等接地气的制度设计,让爱的传递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婺城频频推出暖心之举,为新兴就业群体打造休憩补能的暖心驿站,建设惠老助餐点方便老年居民就餐等,一件件暖心事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婺城这座城市的温暖。城市是人群的高度集聚地,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要让城市更有温度,爱和善意是拉近人与人距离、增强社会黏合度和安全感的最佳纽带,人人都参与接力传递爱和善意的行动中,社会就会充盈着友善的暖流。
